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1:31    次浏览
公益题材纪实连载杨辉隆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日光荏苒,寒暑交替。1973年秋季,刘崇和开始读小学了,他的心智也渐渐成熟起来。最初,刘崇和不懂得什么是雷锋精神,除了感觉新鲜和有趣外,更多是内心善良的表现。在学校里,年少的刘崇和发现教室脏了,他会动手打扫干净。每次班上大扫除,什么累活重活,他总是抢着干。平时走在路上,看到有拉班车的人,他会跑上前去帮忙推一把;遇上过路的老人,他会走上前去扶一下。那些孤寡老人和五保户都非常喜欢他,只要他们需要,叫一声“小毛弟”,刘崇和就会赶紧跑过去。记得有一次,五保户卢大娘对他说,“小毛弟,帮我买点盐巴回来吧。”刘崇和赶紧去将盐巴买了回来。卢大娘又说,“小毛弟,米缸也空了,你再帮我跑一趟吧。”刘崇和听了,丝毫没有埋怨,又高高兴兴将米买回来,倒在了卢大娘的米缸里。一天,刘崇和放学回家,得意洋洋将自己在学校里如何学雷锋,做了哪些好事,如何得到了学校的表扬讲了出来。母亲突然挥手给了他耳光。刘崇和一下懵了,接着就呜呜地哭了起来。他觉得自己好冤枉,做了好事,得了表扬为什么还挨打?心里特别委屈。晚上,母亲语重心长地说:“小毛弟,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?”刘崇和点点头。“你做了芝麻大点好事,就翻来覆去地张扬。你想想看,这么多年,街坊邻居帮过我们多少,你见过哪个邻居把帮我们的事挂在嘴边?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才成其为可贵,你懂这个道理么?”刘崇和低下了头,深感母亲说得在理,诚恳地认错:“妈妈,我错了!”母亲又说:“做人做事要低调。我们刘家有家训:‘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’这个你一定要牢记在心!”牟维芳觉得,或许是自己在孩子面前过于强调做好事的重要性,而没有教给孩子做好事的自然法则。“小毛弟,你一定要记住,做好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,而是为了心安理得!”